20160512

中央研究院不是給老人玩政治鬥爭的場地

.
    自從2016年2月19日浩鼎生技抗乳癌新藥解盲以後,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對解盲結果發表評論, 台灣的各個媒體紛紛以臆測的方式,抨擊翁啟惠院長涉及內線交易, 用大量不實報導對科技研發的結果加以扭曲, 對台灣的生技產業和中央研究院的研究氛圍造成不能彌補的傷害. 許多人更是利用這個機會, 對中研院裡的職位分配指指點點, 意圖從這個媒體塑造出來的風暴中, 利用政治鬥爭的方式來攫取政治利益, 赤裸裸的權力競奪讓人目不暇給.

    而綜觀各方提出攻擊的人士, 大多來自於所謂年高德邵的老人們. 包括八十歲的院士項武忠, 七十多歲的李信徹, 六十多歲的院士陳培哲, 七十二歲的院士曾志朗.以及七十三歲的院士徐遐生, 當然,最後還有一個六十六歲的馬英九

    整個中研院遴選院長的正常程序, 就被這些老人們當成是政治角力的舞台, 到處向媒體放話, 似乎是想証明權力果然是他們最有效的春藥, 可以展現他們老當益壯的雄風.

    但是,中央研究院之所以是中華民國最高的學術機構, 所仰賴的當然是研究的能量. 當這些老人們在對青壯年下指導棋, 要求現在埋首於研究工作的研究員們發表論文和進行產學合作技術轉移的時候, 會不會對於空有院士稱謂卻只在乎權力分配遊戲的自己感覺得羞恥?

    當研究員在努力提升中研院的學術水準的時候, 敗壞中研院聲譽的卻是這些院士級的大老?

    在學術的場域, 論文, 專利和技轉金才是權力的來源, publish or perish, 身為中研院基層約聘雇工作人員, 我要敬告這些老人們, 停止你們無謂的政治鬥爭, 正如同你們在檢視研究人員升等時, 只看他們的研究成果, 我們在檢視你們的能力和言論的可信度時, 同樣也只看你們的研究成果, 沒有論文的人就閉嘴, 這是學術界的現實.

    放到院長的遴選來看, 分析一下三位被提名人的學術成就, 答案是什麼, 應該很簡單吧!

至於院士或是遴選委員們有什麼意見....
先把論文拿出來再說話好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